【诗经桃夭的原文】《桃夭》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篇,是一首赞美女子出嫁的诗。全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对婚姻和女性的美好祝愿。以下是对《桃夭》原文的总结,并附上相关资料表格。
一、原文内容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兮。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二、
《桃夭》以桃花盛开为背景,描绘了一位女子出嫁时的美丽与幸福。诗中通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意象,表达了对新娘容貌的赞美;“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则体现了对新娘婚后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节奏明快,富有民歌风味,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三、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桃夭 |
出处 | 《诗经·国风·周南》 |
体裁 | 四言诗 |
主题 | 赞美女子出嫁,祝福婚姻幸福 |
诗句结构 | 三章,每章四句,重章叠句 |
修辞手法 | 比兴(以桃花起兴) |
重点意象 | 桃花、果实、树叶,象征女子的美丽、成熟与家庭的繁盛 |
祝福内容 | 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表达对新婚夫妇家庭和谐的祝愿 |
诗歌风格 | 清新自然,质朴真挚,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 |
四、结语
《桃夭》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尊重。它用简单的语言传递了深厚的情感,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