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玉的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装饰品,更是一种象征品德与高贵的象征。古人对玉有着极高的审美和文化认同,因此在古汉语中,有许多专门用来形容玉的字,这些字不仅体现了玉的质地、光泽、形状等物理特性,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对古代形容玉的字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含义与出处。
一、
中国古代对玉的描述非常丰富,不同字眼表达了不同的美感与寓意。例如,“瑾”表示美玉,“瑜”指光彩照人的玉,“珉”则指次于玉的石头。这些字不仅用于诗词歌赋,也广泛应用于人名、器物命名等方面,体现了古人对玉的崇尚与敬仰。
从《说文解字》到《尔雅》,再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作品,许多关于玉的字都被系统整理并赋予了独特的意义。这些字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代形容玉的字(表格)
字 | 拼音 | 含义 | 出处/说明 |
瑾 | jǐn | 美玉,比喻美德 | 《楚辞·九章》:“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
瑜 | yú | 玉的光彩,比喻优秀才能 | 《左传·宣公十五年》:“美玉曰瑜。” |
琬 | wǎn | 美玉,多用于人名 | 《诗经·大雅》:“如圭如璧,君子之佩。” |
珩 | háng | 玉器,古代贵族佩戴 | 《礼记·玉藻》:“珩,佩上玉也。” |
珏 | jué | 双玉,象征美好 | 《说文解字》:“珏,二玉相合也。” |
珙 | gǒng | 玉器,常用于礼器 | 《周礼·考工记》:“玉人之事,琢玉石为珤。” |
珈 | jiā | 玉饰,多用于女子首饰 | 《汉书·王莽传》:“妇人之饰,有金珈。” |
珩 | héng | 玉器,古代佩玉 | 《诗经·卫风》:“佩玉鸣鸾。” |
珀 | pò | 玉的一种,琥珀色 | 《山海经》:“玉出昆仑,色如珀。” |
珠 | zhū | 玉珠,泛指珍宝 | 《论语·子罕》:“譬如珠玉,不可弹也。” |
三、结语
古代形容玉的字,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更是文化精神的体现。这些字承载着古人对美的追求、对道德的推崇以及对自然的敬畏。通过了解这些字的含义与用法,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玉”文化,感受古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