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

2025-09-11 23:29:33

问题描述: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求大佬赐我一个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23:29:33

成语犯而不校是什么意思】“犯而不校”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泰伯》:“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后人引申为“犯而不校”,意思是别人冒犯自己,自己却不加以计较或报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心胸宽广、宽容大度,面对他人的挑衅或侮辱,能够保持冷静和忍让。

“犯而不校”是指在受到他人冒犯时,不加以计较或反击,表现出一种宽容、大度的态度。这一成语强调的是个人的修养与气量,体现了儒家提倡的“仁”与“恕”的精神。它不仅是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

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犯而不校
出处 《论语·泰伯》
字面意思 受到冒犯而不去计较
引申含义 宽容、大度、不记仇、不报复
使用场景 形容人在面对他人挑衅或侮辱时的冷静与忍让
适用对象 为人处世较为宽容的人
语法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名词)
近义词 忍辱负重、宽宏大量、不计前嫌
反义词 恩将仇报、以牙还牙、睚眦必报
成语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描述某人性格
文化内涵 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仁”与“恕”

通过了解“犯而不校”这一成语,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处世智慧,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更加宽容与理性地处理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