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生平简介】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边疆战事、戍边将士的生活和情感,风格雄浑豪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高适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有政治抱负的官员,在安史之乱中曾参与平叛,为唐朝的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高适生平简要总结:
高适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早年生活贫困,但勤奋好学,立志报国。他年轻时游历四方,接触民间疾苦,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中年以后,他开始步入仕途,曾任左拾遗、河西节度使等职,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安史之乱爆发后,他积极支持朝廷平叛,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晚年退隐,但仍关注国家大事,直至去世。
高适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约704年 | 高适出生,家境贫寒 |
早年 | 游历各地,结交名士,积累人生阅历 |
30岁左右 | 进入仕途,任地方小官 |
40岁左右 | 被任命为左拾遗,参与朝政 |
50岁左右 | 出任河西节度使,负责边防 |
755年 | 安史之乱爆发,高适支持平叛 |
757年 | 参与收复长安之战,立下战功 |
761年 | 被任命为蜀州刺史,治理地方 |
765年 | 去世,享年61岁 |
高适的一生,既有文人的风骨,也有武将的担当。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他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对理想的坚持,使他成为唐代历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