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不暇是什么意思】“自顾不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忙于应付自己的问题或困难,已经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或处理其他事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自身难保”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自顾不暇 | 指自己都顾不过来,无法顾及他人或别的事情。 |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该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其民困于兵革,未有自顾之暇。”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自身问题而无暇顾及他人或外部事务。 |
例句 | 他最近工作压力很大,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帮别人。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自身难保、力不从心、无暇顾及 |
反义词 | 能力充沛、游刃有余、有余力助人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公司正在裁员,大家自顾不暇,没人关心别人。 |
家庭生活 | 父母身体不好,家里经济紧张,自顾不暇。 |
社会现象 | 经济危机期间,许多家庭自顾不暇,无力支援他人。 |
五、总结
“自顾不暇”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人在面对自身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力感。它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在资源有限、压力巨大时的状态,提醒我们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要理解他人的处境。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相关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它,避免误解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