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谁写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丰富、气质高雅。这句话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之手。下面我们将对这句话的出处、作者背景以及相关文学意义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早见于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一诗中。原句为:“粗衣粝食处,未觉有尘杂。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董传才华横溢、气质不凡的赞赏,同时也传达了读书对人精神面貌的重要影响。
苏轼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其作品风格豪放洒脱,内容涵盖广泛。他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简洁而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饱读诗书,内在的修养会自然流露在外表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气质。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句子原文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出处 | 苏轼《和董传留别》 |
作者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朝代 | 北宋 |
诗句含义 | 胸中有学问,自然显得气质高雅 |
文学价值 | 表达了读书对人的精神气质的影响 |
流传程度 | 广为流传,常用于赞美有学识之人 |
适用场景 | 用于鼓励学习、赞美他人气质或文化修养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对知识与修养的赞美。苏轼以其卓越的文采,将这一理念融入诗中,使其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经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