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涕泗滂沱意思】“涕泗滂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因极度悲伤或感动而泪流满面的情景。这个词语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影视台词或日常表达中,用来强调情感的强烈程度。
一、词语释义
词语 | 涕泗滂沱 |
拼音 | tì sì pāng tuó |
出处 | 《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后世引申为形容悲痛之情) |
本义 | “涕”指眼泪,“泗”指鼻涕,“滂沱”形容水流大而急。合起来表示泪水和鼻涕一起流下,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 |
引申义 | 形容情绪激动、难以自持的状态,多用于表达深切的哀伤或感动。 |
二、用法与示例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文学作品 | 他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顿时涕泗滂沱,无法自已。 |
影视台词 | 她看着老照片,想起往事,不禁涕泗滂沱。 |
日常表达 | 听到感人故事,他忍不住涕泗滂沱。 |
三、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泣不成声、泪如雨下、悲痛欲绝 |
反义词 | 悲喜交加、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
四、总结
“涕泗滂沱”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主要用于描写人在极度悲伤或感动时的流泪状态。它不仅表达了情绪的强烈,还带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表现力。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滥用或误用,以保持语言的准确性和美感。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