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伐檀原文及翻译

2025-10-04 09:37:25

问题描述:

伐檀原文及翻译,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4 09:37:25

伐檀原文及翻译】《伐檀》是《诗经·魏风》中的一篇,属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全诗通过劳动者在伐木、采薪、凿井等劳动场景中的描写,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该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

《伐檀》共三章,每章四句,结构整齐,节奏感强。诗中通过劳动者与统治者之间的对比,揭示了社会阶级的矛盾。劳动者辛勤劳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统治者则坐享其成,生活优渥。诗人借劳动者的口吻,发出对不公现象的控诉,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伐檀兮,伐檀兮,爰求柔木? 刮树啊,刮树啊,哪里去寻找柔软的木材?
谁能执其将,谁执其斧? 谁拿着那把斧头,谁拿着那把锯子?
棘刺之实,亦可以为舟。 酸枣的果实,也可以用来造船。
不知其可也,岂不素餐? 这样的人怎能胜任呢?难道不是白吃白喝吗?
伐檀兮,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刮树啊,刮树啊,在河岸上安置好。
谁能执其将,谁执其斧? 谁拿着那把斧头,谁拿着那把锯子?
棘刺之实,亦可以为舟。 酸枣的果实,也可以用来造船。
不知其可也,岂不素餐? 这样的人怎能胜任呢?难道不是白吃白喝吗?
伐檀兮,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 刮树啊,刮树啊,在河的旁边安置好。
谁能执其将,谁执其斧? 谁拿着那把斧头,谁拿着那把锯子?
棘刺之实,亦可以为舟。 酸枣的果实,也可以用来造船。
不知其可也,岂不素餐? 这样的人怎能胜任呢?难道不是白吃白喝吗?

三、诗歌特点

1. 语言质朴自然:全诗用词简单,贴近生活,富有民间气息。

2. 结构对称工整:每章四句,重复“伐檀兮”开头,形成节奏感。

3. 思想深刻:通过对劳动与剥削的对比,表达对不公的批判。

4. 情感真挚:劳动者的声音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四、结语

《伐檀》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心声的写照,也是后人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阅读和理解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智慧,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