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的下一句是什么】“言必信”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有结果,但这种人却像顽固的小人一样。在古代,“言必信”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带有贬义,表示过于固执、不知变通。
那么,“言必信”的下一句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总结和表格的形式来清晰展示答案。
一、
“言必信”的完整原文是“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语·子路》。这句话原本是孔子对一种人生态度的描述,强调的是一个人在言行上的坚定与执着。然而,孔子随后又加上了一句“硁硁然小人哉”,意思是这样的人就像顽固的小人一样,缺乏灵活性和智慧。
因此,“言必信”的下一句是“行必果”,但整句话的完整出处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在现代使用中,“言必信”常单独使用,表达诚信、守诺的含义,而“行必果”则强调行动力和执行力。两者结合,表达了一个人既要讲信用,又要果断行事。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原文出处 | 《论语·子路》 |
| 原句 |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
| 下一句 | 行必果 |
| 出处背景 | 孔子批评那些只讲信用、不善变通的人,认为他们像小人一样固执。 |
| 现代用法 | “言必信”多用于形容诚信、守诺;“行必果”强调行动力和执行力。 |
| 含义延伸 | 强调言行一致,但需注意避免过于僵化、缺乏变通。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言必信”的下一句是“行必果”,但其完整语境带有孔子的批评意味。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可以灵活理解这句话,既肯定其积极意义,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解读或片面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