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原文】一、原文简介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这句诗描绘了秋天夜晚,长安城中家家户户准备寒衣的情景,通过“捣衣声”这一细节,传达出一种思乡、思亲的情感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二、
该诗句出自《子夜吴歌·秋歌》,全诗如下: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对长安城中妇女捣衣声音的描写,引出对战争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玉关”指代边塞,表达了将士们远离家乡、征战在外的艰辛。
三、关键信息整理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子夜吴歌·秋歌》 |
作者 | 李白(唐代) |
出处 | 《李太白全集》 |
原文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主题 | 思乡、思亲、战争与和平 |
意象 | 月亮、捣衣声、秋风、玉关 |
情感基调 | 悲凉、思念、忧国忧民 |
艺术特色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四、创作背景与赏析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子夜吴歌》是乐府诗的一种,原为民间歌曲,后被文人改编。李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长安一片月”描绘的是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秋夜,但“万户捣衣声”却打破了宁静,表现出一种忙碌与不安。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张力,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艰辛。
五、结语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记忆。它承载着古人对家园的思念、对和平的向往,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表达。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唐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体会到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