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年白鳍豚数量】白鳍豚,又名长江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动物,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水域。然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栖息地的破坏,白鳍豚的数量急剧减少,最终被认定为功能性灭绝。2019年,关于白鳍豚的具体数量已无确切数据可查,因为该物种在野外已多年未见踪影。
白鳍豚数量变化总结
白鳍豚自20世纪以来,其种群数量持续下降。根据历史记录和科研调查,白鳍豚在1980年代的数量约为400只,到1990年代末期已不足百只。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保护措施的加强,科学家仍未能在自然环境中发现活体白鳍豚,最终在2007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尽管2019年没有官方发布的具体数量数据,但可以确认的是,白鳍豚在自然界中已无繁殖和生存能力,其种群处于“灭绝”状态。
年份 | 白鳍豚数量估计 | 备注 |
1980年代 | 约400只 | 最后一次大规模观测记录 |
1990年代 | 不足100只 | 数量明显下降 |
2000年左右 | 仅存约30只 | 野生种群濒临崩溃 |
2006年 | 未发现活体 | 科学考察未见个体 |
2007年 | 功能性灭绝 | IUCN正式宣布 |
2019年 | 无记录 | 野外无确凿数据 |
综上所述,“二零一九年白鳍豚数量”这一问题的答案是:白鳍豚在2019年已无确切数量记录,因其在自然界中已功能性灭绝,无法再进行有效统计。这一结果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也提醒我们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