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公输的概括】《公输》是《墨子》一书中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讲述了墨子与公输盘(即鲁班)之间关于“攻城”与“守城”的辩论,并最终通过实际行动阻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这篇文章不仅体现了墨子“兼爱”“非攻”的思想,也展现了他善于辩论、勇于实践的精神。
一、
《公输》一文以对话形式展开,墨子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亲自前往楚国,与公输盘进行辩论。公输盘设计了一种可以攻城的云梯,而墨子则用“守城”的方法加以应对。在双方辩论中,墨子指出战争的不义,强调“非攻”的主张,并通过实际演练展示了自己的防御能力,迫使楚王放弃进攻计划。
文章语言简练,逻辑严密,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现实意义。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文章出处 | 《墨子·公输》 |
作者 | 墨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 |
主题 | 非攻、兼爱、反对侵略战争 |
故事背景 | 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前往楚国劝阻 |
主要人物 | 墨子、公输盘(鲁班)、楚王 |
核心事件 | 墨子与公输盘辩论攻防技术,并展示防守策略,使楚王放弃进攻 |
思想体现 | “非攻”“兼爱”“尚贤”等墨家思想 |
艺术特色 | 对话体、逻辑严密、语言简练、人物形象鲜明 |
现实意义 | 反对无谓战争,倡导和平共处,具有强烈的道德批判精神 |
三、结语
《公输》不仅是墨家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篇极具说服力的议论文。它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示了墨子的政治智慧和道德勇气,至今仍对人们思考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