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再作冯妇历史典故

2025-08-31 19:10:08

问题描述:

再作冯妇历史典故,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19:10:08

再作冯妇历史典故】“再作冯妇”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下》。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一个人再次去做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已经放弃或不再从事的工作或行为。在古代,冯妇是一个以打虎为职业的人,后来他放弃了这个职业,但有一次遇到老虎,他又忍不住出手相助,因此被后人称为“再作冯妇”。

这一典故常用于批评那些明知不该做某事,却仍然重蹈覆辙的人。它强调了人的行为习惯和选择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典故原文

>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 又曰:“昔者有冯妇,善搏虎,卒为善士。后有虎而欲杀之,冯妇又为善士矣。”

二、典故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孟子·尽心下》
主题 人的行为与选择、重复错误
原意 冯妇原本不打虎,但再次打虎,表示重复旧习
引申义 批评人明知不该做某事,却仍重蹈覆辙
使用场合 多用于批评人的固执、反复无常或缺乏自我反省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再作冯妇”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人虽然知道某些行为不好,但仍然忍不住去做。比如:

- 有人明明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却还是经常熬夜;

- 有人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仍然戒不掉;

- 有人明知沉迷游戏会影响学习,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这些行为都属于“再作冯妇”的表现,反映出个体在面对诱惑时的无力感和意志力的薄弱。

四、启示与反思

1. 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习惯,才能更好地控制行为。

2. 坚定意志:面对诱惑时,需要更强的自制力和决心。

3. 持续改进: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改变,坚持才是关键。

五、总结

“再作冯妇”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有坚定的信念,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重复犯错。只有不断反思、不断进步,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