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的意思是什么】“出水芙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清丽、气质高雅,或者比喻事物清新脱俗、自然纯净。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南史·谢赫传》:“莲生玉池,凤鸣丹穴,出水芙蓉,凌波微步。”后多用于赞美女性的美丽和纯洁。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出水芙蓉 |
拼音 | chū shuǐ fú róng |
词性 | 名词/形容词(多作形容词) |
含义 | 原指刚从水中绽放的荷花,后引申为女子清秀美丽或事物清新脱俗 |
出处 | 《南史·谢赫传》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女子容貌或艺术作品的清新美感 |
近义词 | 美如冠玉、冰肌玉骨、天生丽质 |
反义词 | 肥头大耳、粗俗不堪、黯然失色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出水芙蓉”最初是描述莲花在水中初绽的状态,象征着纯洁与生机。后来逐渐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赞美女性美貌的常用词语。在诗词中,“出水芙蓉”也常被用来比喻文笔清新、意境高远的作品。
例如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未直接使用“出水芙蓉”,但其描绘的意境与“出水芙蓉”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现代用法举例
1. 形容女子美貌:
- 她站在人群中,宛如出水芙蓉,令人目不暇接。
2. 形容艺术作品:
- 这幅画作构思独特,风格清新,堪称出水芙蓉之作。
3. 比喻自然景物:
- 晨曦中的荷塘,满池出水芙蓉,美不胜收。
四、注意事项
- “出水芙蓉”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搭配不当。
- 该成语带有较强的审美色彩,适合用于文学、艺术、人物描写等场景。
总结
“出水芙蓉”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对美的一种诗意表达。它既可用于赞美女性的清丽脱俗,也可用于形容艺术作品的清新自然。理解其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