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将安出出处于哪里】“计将安出”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在面对复杂局势时,如何制定策略、寻求出路的问题。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三国志》中诸葛亮与刘备的一段对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智慧与谋略的象征。
一、出处考证
“计将安出”这一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如下:
> “亮曰:‘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之民,既已附操,又无大将,可取而代之。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段话中,诸葛亮提出了“出秦川”的战略构想,即从益州出发,沿秦川(今陕西一带)进攻中原,以此实现匡复汉室的目标。其中“计将安出”正是诸葛亮对刘备提出的策略建议,意为“我们该怎样制定计策呢?”或“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二、意义与演变
“计将安出”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强调在面临困境时,需要深思熟虑、运筹帷幄,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后世多用此语来比喻在关键时刻需要智谋和远见。
三、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计将安出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原文背景 | 诸葛亮与刘备讨论战略问题,提出“出秦川”的计划 |
含义 | 在困境中寻求对策、制定策略 |
意义 | 强调智慧、谋略与远见 |
延伸用法 | 常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需思考应对方案 |
四、结语
“计将安出”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要冷静分析、周密谋划,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生活,这种思维方式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