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廛里是什么意思

2025-09-20 12:56:51

问题描述:

廛里是什么意思,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12:56:51

廛里是什么意思】“廛里”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其含义与城市、市场、居民区等概念相关。在不同语境下,“廛里”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但总体上多指市井、街巷、城镇中的居住或商业区域。

以下是对“廛里”一词的总结和解析:

一、词语释义

词语 含义
廛里 古代指城市中居民聚集的地方,也可泛指市井、街巷、城镇区域;有时也用于描述商贾聚居之地。

二、出处与用法

“廛里”最早见于《诗经》、《左传》等先秦典籍,后在汉唐及宋元时期的文人作品中频繁出现。其使用多带有文学色彩,较少用于日常口语。

- 例句1:《左传·昭公二十年》:“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流,邑里不迁。”

此处“邑里”与“廛里”意义相近,均指居民聚居地。

- 例句2: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虽未直接使用“廛里”,但“商贾”、“市井”等意象与“廛里”有相通之处。

三、现代理解与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廛里”已不再是常用词汇,但在文学研究、历史考证或古文阅读中仍有一定价值。它常被用来描绘古代城市的风貌,或表达对旧时市井生活的怀念。

- 现代用法:多出现在学术文章、古籍注释或文学创作中,作为文化符号使用。

- 文化象征:代表古代城市的繁华、市井生活、商贾云集等景象。

四、总结

“廛里”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词语,主要指古代城市中的居民区或商业区。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再常用,但在了解古代社会结构、城市文化以及文学作品时,仍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 内容
词义 古代城市中居民或商贾聚集的区域
出处 《诗经》、《左传》等古代文献
现代使用 多用于学术、文学领域,非日常用语
文化意义 体现古代城市生活与市井文化

如需进一步探讨“廛里”在不同朝代的具体应用或与其他类似词汇(如“市井”、“坊市”)的区别,可继续深入分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