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怎么读】“掣肘”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语,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很多人对它的读音和含义不太清楚。本文将对“掣肘”的读音、含义及用法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掣肘”是一个动词性词语,意思是拉住胳膊肘,比喻从旁牵制、阻碍或干扰别人做事。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事对他人形成限制或阻碍。
该词的拼音为 zhì zhǒu,其中“掣”读作 zhì,第四声;“肘”读作 zhǒu,第三声。
“掣肘”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在政治、管理、工作等环境中使用较多。例如:“他的提议被上级掣肘,无法实施。”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声调 | 含义 | 用法示例 |
掣肘 | zhì zhǒu | zhì(四声) zhǒu(三声) | 拉住胳膊肘,比喻牵制、阻碍 | 他的计划被同事掣肘,未能顺利推进 |
三、注意事项
1. “掣”字较为生僻,容易误读为“chì”或“zhé”,但正确发音是 zhì。
2. “肘”字相对常见,读音为 zhǒu,注意不要误读为“zhuō”。
3.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掣肘”,多见于书面表达或正式语境。
四、拓展知识
“掣肘”最早出自《战国策·齐策》:“左右皆曰:‘不可。’王曰:‘吾已决矣。’左右莫敢言。于是乃使张仪入秦,而以公孙衍为相,以掣肘于楚。”后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汇。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掣肘”的读音、含义及其使用场景。希望对大家在学习和使用该词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