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半匹红绡一丈绫

2025-09-28 15:43:53

问题描述:

半匹红绡一丈绫,真的撑不住了,求给个答案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5:43:53

半匹红绡一丈绫】“半匹红绡一丈绫”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诗,原句为:“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句诗描绘了卖炭翁辛苦劳作后,却只能以极低的价值换取官府所给的“红绡”和“绫”,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剥削现象。

一、诗句背景简要总结

《卖炭翁》是白居易讽喻诗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一个卖炭老人在寒冷冬天里艰辛地运送木炭到京城,却被宦官强行低价收购的情景,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百姓的苦难与官僚阶层的贪婪。诗中“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尤为突出地表现了这种不公平交易的本质。

二、关键词解析

词语 含义说明
半匹红绡 古代的一种丝织品,颜色鲜艳,常用于赏赐或交易。此处指官府给予的微薄报酬。
一丈绫 一种较厚的丝织品,同样属于贵重物品,但价值远低于实际应得的炭价。
炭直 指炭的价值或价格,即卖炭所得的报酬。

三、诗句背后的社会现实

在古代,尤其是唐宋时期,民间百姓生活艰难,尤其像卖炭这样的体力劳动者,往往处于社会底层。他们辛勤劳作,却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而官府或贵族则凭借权力,随意压低商品价格,甚至用象征性的物品代替真实价值,形成一种“以权谋利”的现象。

“半匹红绡一丈绫”虽看似是一份赏赐,实则是对劳动成果的轻视与剥夺。这种行为不仅反映出社会制度的不公,也体现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

四、诗歌的艺术特色

1. 语言通俗易懂:白居易擅长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诗中所传达的情感。

2. 对比强烈:诗中通过“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的对比,突出了卖炭翁的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巨大反差。

3.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卖炭翁的描写,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五、结语

“半匹红绡一丈绫”不仅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矛盾的深刻反映。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公平与正义的坚守。白居易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正义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值得深思的历史记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