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出自哪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这是中国古文中的经典名篇,主要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无论尊卑、贵贱,只要愿意求学,都应该虚心向他人请教。
一、原文出处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师说》 |
作者 | 韩愈(唐代) |
原文句子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翻译 | 六种经典和传记都通晓并学习过 |
二、背景与含义解析
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轻视师道、耻于从师的现象。他认为,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只要具备知识和能力,都可以成为老师。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正是表达了他对博学多识的推崇。
- 六艺:古代儒家教育的六种基本科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 经传: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及其注释、解释。
- 通习之:全面学习、掌握。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广泛地学习了六艺的经典和传记内容,具有深厚的学问基础。
三、历史意义
《师说》是韩愈批判当时社会风气的重要文章,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仅体现了韩愈本人的学术修养,也反映了他对教育和学问的高度重视。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师说》——韩愈 |
句子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含义 | 广泛学习六艺经典和传记 |
意义 | 强调博学多识的重要性 |
影响 | 批判当时轻视师道的风气,推动教育发展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仅是对个人学识的肯定,更是对教育精神的一种弘扬。它提醒我们,在求知的路上,应不断拓宽视野,深入学习各种文化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