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祭秩皆三公是什么意思】“五岳祭秩皆三公”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诗句。这句诗表面上是描写古代对五岳的祭祀制度,实际上也暗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和官僚体系的讽刺与批判。
一、诗句解析
“五岳”指的是中国五大名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在古代,这些山被视为神圣之地,常被用来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祭秩”是指祭祀的等级或规格。“三公”则是古代朝廷中最高的官职,通常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后世多泛指高官)。因此,“五岳祭秩皆三公”字面意思是:五岳的祭祀规格都达到了三公的级别。
但结合杜甫的写作背景来看,这句话并非单纯赞美祭祀制度,而是带有讽刺意味。杜甫身处唐朝由盛转衰之际,看到权贵阶层滥用权力、腐败成风,而普通百姓却生活困苦。他借“五岳祭秩皆三公”来批评那些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的官员,认为他们不过是“三公”之名,实则无功于国。
二、
“五岳祭秩皆三公”出自杜甫诗句,原意是说五岳的祭祀规格极高,甚至达到三公级别的待遇。但在杜甫的笔下,这句诗不仅描述了古代的祭祀制度,更暗含了对当时官场腐败、权贵虚荣的不满与讽刺。通过对比国家大事与个人利益,杜甫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忧虑。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词语解释 | -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祭秩:祭祀的等级或规格 - 三公:古代最高官职,象征权威 |
字面意思 | 五岳的祭祀规格都达到了三公的级别 |
深层含义 | 批评权贵阶层虚有其名、无实其功,讽刺官场腐败与社会不公 |
作者意图 | 表达对国家兴衰、民生疾苦的关注,反映对现实的不满与忧国情怀 |
四、结语
“五岳祭秩皆三公”虽为一句诗,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古代祭祀制度的描述,更是杜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这一句诗,我们得以窥见唐代社会的复杂面貌,也感受到一位伟大诗人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