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旁观什么意思】“袖手旁观”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他人遇到困难或发生问题时,选择不参与、不干预,只是站在一旁观看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把手藏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的状态,强调的是冷漠和不作为的态度。
一、成语解释
| 词语 | 解释 |
| 袖手旁观 | 比喻对事情的发展漠不关心,不采取任何行动,只是在一旁观察。 |
二、来源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患,莫大于不知其臣;臣之病,莫大于不知其主。故君子居则观其言,动则观其行,静则观其心,动则观其志。若夫袖手旁观,是谓无能。”
- 用法:多用于批评那些在他人有难时不帮忙、不伸出援手的人。
- 近义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漠不关心
- 反义词:挺身而出、积极介入、热心助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 |
| 工作场合 | 同事遇到难题,你却只在一旁看,不提供帮助。 |
| 家庭中 | 父母生病,孩子却不愿照顾,只在旁边看着。 |
| 社会事件 | 看到有人摔倒,大家都不上前扶起,只是围观。 |
四、情感色彩
“袖手旁观”通常带有负面情感色彩,表示一种不负责任、缺乏同情心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态度往往会被认为是不道德或不友善的表现。
五、总结
“袖手旁观”形容的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自己却不参与、不帮助,只是在一旁观察的行为。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避免成为“袖手旁观”的人,而应多一些责任感和同理心,积极参与到需要帮助的环境中去。
通过了解“袖手旁观”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背后所传达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