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的意思是什么】“趾高气扬”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神态或态度。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它的含义、用法及相关知识,以下将通过加表格的形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成语释义
趾高气扬:原意是指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显得非常骄傲自满的样子。现在多用来比喻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神气活现的样子。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的人。
二、成语来源
该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桓公二年》:“今子为政,而弃百姓,是不仁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后来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类似表达,如“项王瞋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项王笑曰:‘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虽未直接出现“趾高气扬”,但其精神内涵与该成语一致。
三、成语结构与用法
- 结构:联合式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状语
- 感情色彩:贬义
- 常用搭配:趾高气扬地走、趾高气扬地说、趾高气扬的态度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词语 |
| 近义词 | 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目中无人 |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头弯腰、谦逊有礼 |
五、例句解析
1. 他因为一次成功就趾高气扬,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
2. 尽管公司取得了成绩,但老板并没有趾高气扬,反而更加低调务实。
3. 那个学生趾高气扬地走进教室,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六、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趾高气扬 |
| 拼音 | zhǐ gāo qì yáng |
| 出处 | 《左传》《史记》等文献中均有类似表达 |
| 释义 | 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神气活现 |
| 结构 | 联合式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 |
| 感情色彩 | 贬义 |
| 近义词 | 骄傲自满、得意洋洋、目中无人 |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低头弯腰、谦逊有礼 |
| 例句 | 他因为一次成功就趾高气扬,完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 |
七、结语
“趾高气扬”虽然表面上只是描述一个人走路的姿态,但其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态度——骄傲、自大、轻视他人。在现实生活中,保持谦逊和低调,才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