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玄都观绝句】《再游玄都观绝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为《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作。此诗以讽刺手法表达了对权贵势力的不满与不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一、作品背景总结
刘禹锡在唐顺宗时期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后于元和十年(815年)被召回京城。他初到长安时,曾写下《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其中“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一句,暗含对当时权贵们只重表面风光、忽视真才实学的讽刺。不久后,刘禹锡再次被贬,于是写下《再游玄都观绝句》,继续表达对权贵的嘲讽与自身志向的坚持。
二、内容简要分析
《再游玄都观绝句》全文如下:
>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全诗通过描绘玄都观中昔日繁盛的桃花已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杂草丛生,象征着曾经的权贵势力已经衰落。最后两句则借“种桃道士”的去向,暗示那些昔日掌权者早已不在,而“前度刘郎”却依然归来,表现出诗人对命运的豁达与对理想的坚持。
三、作品特点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作者 | 刘禹锡 |
| 体裁 | 绝句 |
| 创作时间 | 元和十一年(816年) |
| 主题 | 讽刺权贵、表达坚毅精神 |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反讽、用典 |
| 思想内涵 | 对权势的蔑视、对理想的坚守 |
四、思想价值与影响
《再游玄都观绝句》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充满政治意味的讽刺诗。它体现了刘禹锡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面对政治打压时的坚韧与智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为后世文人表达抗争精神的经典之作。
五、结语
《再游玄都观绝句》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和鲜明的个性,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刘禹锡个人精神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心声的缩影。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的批判,更能体会到他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定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