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和土三七区别】三七与土三七虽然名字相似,且都属于中药材,但在植物来源、药用价值、外观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在使用时避免误用,确保用药安全和效果。
一、
1. 植物来源不同
三七(学名:Panax notoginseng)是五加科植物,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为传统名贵中药材。而土三七(学名:Gynura segetum),又称“菊三七”,属于菊科植物,多分布于南方地区,常被当作民间草药使用。
2. 药用功效不同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出血性疾病等。土三七则主要用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适用于疮疡肿毒、风湿疼痛等症状,但其止血作用较弱。
3. 外观特征不同
三七的根呈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有环状纹路,质地坚硬,断面呈黄白色,味苦微甘。土三七的根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颜色偏灰白或淡黄,质地较软,断面呈灰白色,味微苦。
4. 安全性差异
三七作为正品药材,安全性较高,长期使用也较为可靠。而土三七含有一定毒性成分(如吡咯里西啶生物碱),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需谨慎使用。
二、对比表格
项目 | 三七 | 土三七 |
学名 | Panax notoginseng | Gynura segetum |
科属 | 五加科 | 菊科 |
主产地 | 云南、广西 | 南方地区 |
根部形态 | 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 | 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 |
表面特征 | 有环状纹路,质地坚硬 | 表面粗糙,质地较软 |
断面颜色 | 黄白色,有粉性 | 灰白色,无粉性 |
味道 | 苦微甘 | 微苦 |
药用功效 | 活血化瘀、止血、消肿止痛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
使用注意事项 | 安全性高,可长期使用 | 含有毒成分,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 |
三、结语
三七与土三七虽名称相近,但来源、功效和安全性均有较大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药材,并注意辨别真伪,必要时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疗效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