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轻风扶细柳的全诗

2025-07-24 18:02:19

问题描述:

轻风扶细柳的全诗,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18:02:19

轻风扶细柳的全诗】“轻风扶细柳”出自清代诗人郑板桥的《咏竹》一诗,是其作品中极具意境和哲理的一句。整首诗以竹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子在风中的姿态,表达了坚韧不拔、高洁自持的精神品格。

一、原文内容

《咏竹》

(清·郑板桥)

> 风雨送春归,

> 飞雪迎春到。

> 犹有花枝俏,

> 轻风扶细柳。

注:此诗并非郑板桥原作,而是后人根据其风格所拟,常见于民间传诵。真正的《咏竹》诗句为: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但“轻风扶细柳”一句常被误认为出自《咏竹》,实则出自另一首诗,具体出处尚无定论。

二、

“轻风扶细柳”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句子,描绘了春风轻拂、柳条柔美的画面。它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一种温和而坚韧的力量。虽然该句并非出自郑板桥的《咏竹》,但它在文学中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细腻情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典意象。

三、信息对比表

项目 内容说明
句子来源 “轻风扶细柳”常被误认为出自郑板桥《咏竹》,实际出处不详
诗句出处 常见版本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轻风扶细柳。”
作者推测 有人认为是清代文人仿郑板桥风格所作,非郑板桥亲笔
诗歌主题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以及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
文化意义 成为描写春风、细柳的典型意象,常用于诗词创作或书法作品中

四、结语

“轻风扶细柳”虽非郑板桥原作,但因其优美的意境和生动的描写,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广为人知的诗句。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柔美,也蕴含着一种含蓄而坚定的生命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