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番花信的出处是哪里】“二十四番花信”是中国古代用来描述一年中气候变化与植物开花规律的一种传统说法,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二十四番花信”的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文化现象的来源和意义。
一、
“二十四番花信”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是古人根据节气变化,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并在每个节气中选择一种代表性花卉作为象征,以此来反映季节更替和自然变化。这种说法不仅具有时间划分的功能,还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情感寄托。
“二十四番花信”并非出自某一具体典籍,而是由历代文人不断丰富和完善而形成的民间习俗。其中,较为权威的记载出现在《岁时广记》等宋代笔记类文献中,后世如《本草纲目》《群芳谱》等书中也有相关记载。
二、表格:二十四番花信及出处简表
序号 | 节气 | 花信名称 | 出处/来源 | 简要说明 |
1 | 小寒 | 梅花 | 《岁时广记》 | 小寒时节,梅花初开,象征坚韧不拔 |
2 | 大寒 | 水仙 | 《群芳谱》 | 大寒时水仙开放,寓意吉祥如意 |
3 | 立春 | 桃花 | 《本草纲目》 | 春天开始,桃花盛开 |
4 | 雨水 | 杏花 | 宋代笔记 | 春雨润物,杏花绽放 |
5 | 惊蛰 | 梨花 | 《岁时广记》 | 春雷惊醒万物,梨花洁白如雪 |
6 | 春分 | 海棠 | 宋代诗词 | 春分时节,海棠花开 |
7 | 清明 | 柳花 | 《群芳谱》 | 清明时节,柳絮飘飞 |
8 | 谷雨 | 牡丹 | 《本草纲目》 | 谷雨前后,牡丹盛开,被誉为国色 |
9 | 立夏 | 玉兰 | 宋代文人记载 | 立夏时节,玉兰含苞待放 |
10 | 小满 | 玉麦 | 古代农事文献 | 小满时节,麦子渐熟 |
11 | 芒种 | 荷花 | 《群芳谱》 | 芒种时节,荷花初绽 |
12 | 夏至 | 茉莉 | 宋代诗词 | 夏至时节,茉莉香气四溢 |
13 | 小暑 | 蔷薇 | 《本草纲目》 | 小暑时节,蔷薇盛开 |
14 | 大暑 | 芙蓉 | 宋代笔记 | 大暑时节,芙蓉花开 |
15 | 立秋 | 桂花 | 《岁时广记》 | 立秋时节,桂花飘香 |
16 | 处暑 | 菊花 | 《群芳谱》 | 处暑时节,菊花傲霜而开 |
17 | 白露 | 芦花 | 宋代诗词 | 白露时节,芦花飞舞 |
18 | 秋分 | 菊花 | 《本草纲目》 | 秋分时节,菊花盛放 |
19 | 寒露 | 菊花 | 宋代文人记载 | 寒露时节,菊花迎风而立 |
20 | 霜降 | 山茶 | 《群芳谱》 | 霜降时节,山茶花依然绽放 |
21 | 立冬 | 梅花 | 《岁时广记》 | 立冬时节,梅花提前开放 |
22 | 小雪 | 蜡梅 | 宋代笔记 | 小雪时节,蜡梅悄然绽放 |
23 | 大雪 | 梅花 | 《群芳谱》 | 大雪时节,梅花凌寒而开 |
24 | 冬至 | 水仙 | 《本草纲目》 | 冬至时节,水仙花静静开放 |
三、结语
“二十四番花信”虽非出自某一部经典著作,但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和诗词文学之中。通过这一说法,古人不仅记录了四季的变化,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今天,我们仍可以通过了解“二十四番花信”,感受古人智慧与审美情趣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