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家庭出身(个人成份及原身份是什么意思怎么填)

2025-08-13 23:00:15

问题描述:

家庭出身(个人成份及原身份是什么意思怎么填),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23:00:15

家庭出身(个人成份及原身份是什么意思怎么填)】在填写一些重要表格(如入党申请表、干部档案、学生档案等)时,常常会遇到“家庭出身”、“个人成份”和“原身份”这几个术语。这些内容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填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以下是对这几个概念的详细解释及填写建议:

一、概念解释

术语 含义说明
家庭出身 指本人出生的家庭社会地位或政治背景,主要反映父母的政治身份或职业性质。
个人成份 指本人在某一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阶层或政治身份,常见于特定历史阶段的档案中。
原身份 指本人在参加工作前的身份或职业背景,如学生、农民、工人、干部等。

二、如何填写

1. 家庭出身

- 定义:指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政治身份或社会地位。

- 填写方式:

- 如果父母是干部、教师、医生等,可填写“干部”或“知识分子”。

- 如果父母是农民、工人、个体户等,可填写“农民”、“工人”、“个体劳动者”。

- 若父母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也可注明“党员”或“团员”。

> 注意:家庭出身一般不涉及本人,而是反映家庭背景。

2. 个人成份

- 定义:指本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身份或社会阶层,常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档案记录。

- 常见填写

- 农民

- 工人

- 学生

- 知识分子

- 干部

- 个体户

- 其他

> 注意:此栏目多用于建国初期或文革期间的档案资料,现在使用较少。

3. 原身份

- 定义:指本人在参加工作前的身份或职业。

- 填写方式:

- 如果是学生,填写“学生”。

- 如果是农民,填写“农民”。

- 如果是工人,填写“工人”。

- 如果是自由职业者,可填写“自由职业者”或“个体工商户”。

> 注意:此栏位主要用于了解一个人在进入单位或组织前的职业状态。

三、填写注意事项

1. 如实填写:所有信息必须真实,不得隐瞒或虚构。

2. 结合实际情况:不同单位可能对填写要求略有差异,需根据具体表格说明进行调整。

3. 参考历史资料:如有疑问,可查阅相关档案或咨询人事部门。

4. 避免模糊表述:尽量使用规范术语,如“农民”、“工人”、“干部”等,避免使用“普通群众”等模糊词汇。

四、总结

“家庭出身”、“个人成份”和“原身份”是某些历史或政治类档案中常见的填写项目,它们分别反映了家庭背景、历史身份以及入职前的职业状况。在填写时应结合自身情况,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信息准确、规范。

项目 填写要点
家庭出身 父母的政治身份或职业
个人成份 本人在特定历史阶段的身份
原身份 参加工作前的职业或身份

如遇不确定的情况,建议向相关部门咨询确认,以避免因填写错误影响后续审核或档案管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