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三思而后行是谁的名言

2025-08-17 07:39:39

问题描述:

三思而后行是谁的名言,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7 07:39:39

三思而后行是谁的名言】“三思而后行”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被用来劝诫人们在做决定前要仔细思考,避免因冲动或轻率而造成不良后果。这句话虽然在现代被广泛引用,但其出处却并非出自某一位特定的名人之口,而是源自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

“三思而后行”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篇,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说,季文子每次做事都要反复思考三次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认为“两次就足够了”。这表明孔子并不赞同过度犹豫不决,而是主张在合理思考后果断行动。

因此,“三思而后行”虽常被误认为是孔子所说,但实际上这句话是记载在《论语》中关于季文子的行为描述,而孔子对此有评论。所以,这句话的真正出处应归于《论语》,而非某一位具体人物的直接名言。

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句子 三思而后行
出处 《论语·公冶长》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意思 做事前要反复思考,但孔子认为不必过多
常见误解 被误认为是孔子的名言
实际来源 《论语》中对季文子行为的记载
孔子观点 认为“再思”即可,反对过度犹豫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思而后行”虽然常被引用,但其真正的来源和背景需要结合《论语》中的上下文来理解。它不仅是一句劝人谨慎行事的格言,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对“思与行”关系的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