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梧叶送寒声全诗描写了什么】“萧萧梧叶送寒声”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这句诗描绘了秋夜中落叶纷飞、寒风阵阵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一、
《夜书所见》是叶绍翁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
>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时的思乡之情。诗中“萧萧梧叶送寒声”一句,不仅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与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绪。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儿童在深夜挑灯捉蟋蟀的情景,反衬出诗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二、内容解析表格
诗句 | 字面意思 | 含义与情感 | 表现手法 |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梧桐树叶沙沙作响,送来寒意 | 描写秋夜的寒冷与寂静,渲染孤独氛围 | 拟声词+视觉描写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江边的秋风吹动游子的情感 | 表达游子思乡之苦 | 借景抒情 |
知有儿童挑促织 | 知道有孩子在挑灯捉蟋蟀 | 回忆童年生活,对比现实的孤寂 | 对比手法 |
夜深篱落一灯明 | 深夜里篱笆旁有一盏灯光 | 形象地表现童趣与温暖,增强思乡情绪 | 具体场景描写 |
三、结语
“萧萧梧叶送寒声”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秋意与思乡之情的世界。这种以景寄情、借景抒怀的手法,使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分析其他古诗或拓展相关内容,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