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如一是什么意思】“表里如一”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内心和外在表现是一致的,没有虚伪、做作或隐藏。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真诚、诚实的品质,是做人的一种重要道德标准。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表 | 外在的表现、行为、态度 |
里 | 内心的想法、情感、动机 |
如一 | 一致、相同 |
总结: “表里如一”指的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想法完全一致,不伪装、不掩饰,为人正直、诚实。
二、成语来源
“表里如一”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忠信,德之基也;礼义,德之则也;无信不立,无礼不成。”虽然不是直接使用“表里如一”,但其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对人品和言行一致的重视。
后来,“表里如一”逐渐成为一种道德评价的标准,用来赞扬那些言行一致、不虚伪的人。
三、成语用法
场景 | 用法示例 |
赞扬他人 | 他为人正直,从不虚伪,真是个表里如一的人。 |
自我要求 | 我希望以后能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不欺骗别人,也不欺骗自己。 |
教育引导 |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应鼓励他们做表里如一的人,培养诚信的品德。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表里相符、言行一致、内外如一 |
反义词 | 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虚情假意 |
五、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表里如一”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建立信任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在职场、家庭还是社会交往中,一个能够做到表里如一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要坚守本心,不做表面功夫,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实。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表里如一 |
含义 | 外在表现与内心想法一致,不虚伪、不掩饰 |
来源 | 古代儒家思想影响下的道德观念 |
用法 | 赞扬、自我要求、教育引导 |
近义词 | 表里相符、言行一致 |
反义词 | 表里不一、口是心非 |
现实意义 | 培养诚信、建立信任、提升个人修养 |
通过理解“表里如一”的含义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美德,做一个真诚、坦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