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寐的国语辞典是什么】“寤寐”是一个汉语词语,常见于古文和诗词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处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状态,也可以引申为日夜思念、心神不宁的意思。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寤寐”常被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思念。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寤寐”的含义及其在国语辞典中的解释,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及表格形式的展示:
一、总结说明
“寤寐”是汉语中一个具有诗意色彩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其基本含义是指“醒着和睡着的状态”,也可引申为“日夜思念”。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正式文本中仍会见到它的使用。
在国语辞典中,“寤寐”一般会被解释为:
- 字面意思:醒着和睡着的状态。
- 引申义:表示日夜思念、心中牵挂。
- 出处:多见于《诗经》《楚辞》等古代文献。
二、国语辞典释义表
词语 | 解释 | 出处/用法 | 示例 |
寤寐 | 醒着和睡着的状态;也指日夜思念 | 多用于古文、诗词 | “寤寐求之”(出自《诗经·关雎》) |
寤 | 醒着 | 古代常用 | “寝门而立,不寐。” |
昧 | 睡着 | 与“寤”相对 | “昼则有行,夜则有梦。” |
三、结语
“寤寐”作为汉语中的一个传统词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状态的观察,也体现了他们对情感的细腻表达。在现代国语辞典中,尽管其使用频率较低,但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
如需进一步探讨“寤寐”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可参考《诗经》《楚辞》等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