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触不周山翻译】《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出自《淮南子·天文训》。这个故事讲述了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之间的争斗,最终导致天柱崩塌、天地倾斜的灾难性后果。以下是对该故事的翻译与总结。
一、原文翻译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翻译: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愤怒之下撞向不周山,结果天柱断裂,地绳崩断。于是天空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那里移动;大地向东南倾斜,所以水流和尘土都流向那里。
二、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淮南子·天文训》 |
主角 | 共工(水神)、颛顼(帝王)、祝融(火神) |
故事背景 | 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 |
核心事件 | 共工因战败愤怒,撞向不周山 |
结果 | 天柱折断,地维断裂,天地倾斜 |
后果 | 天向西北倾斜,地向东南倾斜,形成地理格局 |
象征意义 | 表现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也反映古人对宇宙形成的想象 |
三、文化意义
“共工怒触不周山”不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蕴含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哲学思考。它反映了古人对天地结构的认知,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这个故事在后世文学、艺术中常被引用,成为表达愤怒、反抗或灾难的经典意象。
四、结语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神话之一,通过简单的叙述展现了深刻的自然观与宇宙观。它的影响深远,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