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罚角球】在足球比赛中,角球是一种重要的进攻方式,通常由防守方球员将球踢出本方底线(即球门线)后,由进攻方获得。但并不是所有导致球出界的状况都会判罚角球,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出现角球。以下是对“什么情况下罚角球”的总结。
一、角球的定义
角球是指当防守方球员(包括守门员)将球踢出本方球门线时,由对方球队在角球区(即靠近球门的角落)开球的一种比赛恢复方式。角球是进攻方重新组织进攻的重要机会。
二、什么情况下罚角球?
以下是常见的、会导致罚角球的情况:
情况 | 说明 |
1. 球被防守方球员踢出底线 | 当球完全越过球门线,且最后触球的是防守方球员时,判罚角球。 |
2. 守门员用手接球后踢出底线 | 如果守门员用手接球后,在未触碰到其他球员的情况下将球踢出底线,同样判罚角球。 |
3. 球被防守方球员故意踢出底线 | 即使是故意将球踢出底线,只要最后触球的是防守方球员,仍然判罚角球。 |
4. 球被防守方球员用头、手或身体其他部位踢出底线 | 不论是哪一种身体部位,只要球出界且最后触球的是防守方球员,均判罚角球。 |
三、例外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球出界的情况都判罚角球。例如:
- 球被进攻方球员踢出底线:此时应由防守方在中圈开球。
- 球被裁判判为“界外球”:如球出边线,由对方球队掷界外球。
- 球被守门员直接踢入对方球门:这属于进球,不判角球。
四、总结
简而言之,只有当球被防守方球员(包括守门员)踢出本方底线时,才判罚角球。这是足球比赛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规则,帮助进攻方重新获得控球权。
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球员、教练和球迷更好地理解比赛进程,提高对比赛的参与感和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