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立的意思】“鼎足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三股力量或三方势力在某一领域或局势中形成对等、平衡的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鼎”这一器物,鼎通常有三个足,象征着稳定与平衡。因此,“鼎足而立”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三者并列的局面,也暗示了这种局面的稳固性。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鼎 | 古代的一种炊具,多为三足,象征权威与稳定 |
足 | 脚、支撑点 |
而立 | 并列、站立 |
整体意思:指三方面力量或势力同时存在,彼此之间势均力敌,形成一种平衡状态。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今秦与楚战,其势不两立。”后世引申为“鼎足而立”,用来描述三国鼎立之势。
- 用法:多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形容三强并存、互不相让的局面。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三足鼎立、三权分立、势均力敌 |
反义词 | 一方独大、一家独尊、单极格局 |
四、典型应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政治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各据一方 |
经济 | 互联网行业三大巨头(如腾讯、阿里、百度)形成鼎足而立之势 |
市场 | 多个品牌在市场上平分秋色,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 |
五、总结
“鼎足而立”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三方面力量的均衡与稳定。它不仅用于描述历史上的政治格局,也广泛应用于现代商业、科技等领域,用来形容多个主体相互制衡、共同发展的状态。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分析复杂局势时,更清晰地把握各方力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