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出自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后被广泛用于杭州岳王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旁,成为对历史人物忠奸分明、褒贬有度的经典写照。它不仅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敬仰,也体现了对奸佞之人的谴责。
一、
这句对联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寄托了人们对忠义精神的推崇和对奸诈行为的批判。其中,“青山有幸”象征着山川大地因埋葬忠良而显得格外荣耀;“白铁无辜”则指代秦桧等奸臣的铜像,因他们的罪行而被世人唾弃,虽无过错却承受羞辱。
该对联不仅具有文学美感,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意义和道德教育价值,是传统文化中“忠奸分明”观念的生动体现。
二、核心内容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出自清代袁枚《随园食单》,后被用作岳王庙对联 |
作者 | 袁枚(清代文人) |
用途 | 岳王庙前秦桧夫妇跪像旁的对联 |
含义 | 表达对忠臣的尊敬与对奸臣的谴责 |
关键词 | 忠骨、白铁、忠奸分明、历史评价 |
文化意义 | 体现传统价值观中的正邪观念,具有道德教化作用 |
文学特色 | 对仗工整,意象鲜明,语言凝练 |
三、延伸思考
这句对联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它简洁有力地传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在历史长河中,无数忠臣为国捐躯,而奸佞之徒则遗臭万年。这种鲜明的对比,不仅反映了社会对正义的追求,也提醒人们要以史为鉴,明辨是非。
此外,这副对联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理昭昭”的思想,即善恶终有报,正义不会被埋没。
四、结语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不仅是一副对联,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每个人的选择都将留下印记,而真正的荣耀,来自于对国家、民族和正义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