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什么意思】“究天人之际”出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文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是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宗旨,表达了他对历史、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一、
“究天人之际”字面意思是“探究天与人的关系”。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宇宙规律,“人”则是社会、人类行为。司马迁提出这一命题,旨在探讨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强调历史不仅是人类活动的记录,更是天地运行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
在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认为天道与人道相通,自然与社会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秩序。司马迁通过研究历史,试图揭示这种关系,从而为后人提供借鉴。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太史公自序》 |
原文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含义 | 探究天与人的关系,理解自然与人类社会的互动 |
“天”的含义 | 自然、宇宙、天道、规律 |
“人”的含义 | 社会、人类行为、历史发展 |
思想背景 | 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
目的 | 揭示历史发展的深层规律,形成独立的历史观 |
现实意义 | 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三、结语
“究天人之际”不仅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研究历史时,不能只关注人物和事件,还要关注背后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结构,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