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是什么意思】“东隅”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诗词、文章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它字面意思是“东方的角落”,但在文学作品中多用来指代“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希望、新生或时间的开始。同时,“东隅”也常与“桑榆”相对,形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寓意在某方面失败,却在另一方向获得成功。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东隅 | 太阳升起的方向,即东方;也可指代早晨或时间的开始 | 古诗词、成语中常见 |
桑榆 | 太阳落下的方向,即西方;常指晚年或最终结果 | 与“东隅”相对使用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在东隅(东方)失去的东西,可能在桑榆(西方)得到 | 表示转败为胜、因祸得福 |
二、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
1. 自然方位
“东”是太阳升起的方向,象征光明、希望、新生和活力。因此,“东隅”常被赋予积极的象征意义。
2. 时间象征
“东隅”也常用来比喻时间的起点,如“日出东隅”,象征一天的开始,寓意新的希望和机遇。
3. 人生哲理
在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东隅”代表失败或损失,而“桑榆”代表最终的收获。这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转败为胜”的智慧。
4. 文学表达
在古诗文中,“东隅”常用来描绘晨光、朝霞、清晨的景象,营造一种宁静、美好的意境。
三、实际应用举例
- 诗句引用:
唐·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为虽然早年的时光已经过去,但晚年仍有机会重新开始。
- 现代用法:
在现代语境中,“东隅”虽不常用,但仍可用于文艺作品、演讲或写作中,以增强语言的文化底蕴和美感。
四、总结
“东隅”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词汇,不仅指代东方或早晨,还承载着希望、新生、时间起点等多重象征意义。在文学中,它常与“桑榆”对仗使用,表达人生中的得失与转机。理解“东隅”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一富有文化底蕴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东隅、桑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文化象征、诗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