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度陈仓的意思】“暗度陈仓”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表面上做一件事,实际上却在暗中进行另一件重要的事情,以达到出其不意、迷惑对手的目的。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讲述的是汉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表面上假装撤退,实则秘密地从陈仓小路返回关中,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暗度陈仓 |
出处 | 《史记·高祖本纪》 |
本义 | 表面上撤退或转移,实际却暗中采取行动 |
引申义 | 在表面行为掩盖下,实施真正意图的策略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军事、商业、政治等领域,强调策略性与隐蔽性 |
二、成语来源
“暗度陈仓”最早出现在楚汉相争时期。当时,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形势危急。为了摆脱困境,刘邦决定放弃正面作战,而是选择一条看似危险但实际上能迅速回师关中的小路——陈仓道。他表面上宣称要撤退到蜀地,实则秘密行军,成功绕过敌军防线,重新控制了关中地区,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使用示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商业竞争 | 公司表面上在扩大市场,实则暗度陈仓,准备收购竞争对手。 |
政治博弈 | 他在公开场合表示支持政策,私下却在策划反对方案,可谓暗度陈仓。 |
军事战略 | 这次战役表面上是佯攻,实际上是暗度陈仓,直取敌方后方。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偷梁换柱、声东击西、瞒天过海 |
反义词 | 明火执仗、光明正大、坦荡无私 |
五、总结
“暗度陈仓”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强调在复杂局势中,通过巧妙的策略和隐秘的行动来实现目标。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竞争,这一策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