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原文】一、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出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为:
>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段话强调了做事要从细微处开始,注重预防和积累,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才去解决。同时指出,很多人做事开始时热情高涨,但往往在接近成功时因疏忽或急躁而失败。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是对这一思想的提炼与总结,意思是:能够做好开端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底、圆满完成的人却很少。
二、核心观点归纳
核心观点 | 内容说明 |
善始者多 | 很多人有良好的开端,充满热情和动力。 |
善终者少 | 在过程中容易因为懈怠、急躁、缺乏耐心而失败。 |
预防优于补救 | 提前规划、防范未然比事后补救更有效。 |
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 成功的关键在于持续努力,而非一时的热情。 |
谨慎对待终点 | 结尾往往比开头更难,需保持同样的专注与认真。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善始者众,善终者寡”的现象非常普遍。无论是学习、工作、创业还是个人成长,很多人都能开启一个美好的起点,但最终能够坚持到底、取得成果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提醒我们:
- 不要轻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 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
- 培养长期主义的思维;
- 保持自律与恒心,才能真正实现目标。
四、结语
“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不仅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行为方式的深刻反思。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一开始有多辉煌,而在于能否坚持到底。唯有慎终如始,方能避免“几成而败之”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