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端午唐文秀赏析?】《端午》是唐代诗人唐文秀创作的一首描写端午节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一、诗歌
《端午》
唐·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借屈原的典故,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万古传闻为屈原”点明了端午节的由来,“堪笑楚江空渺渺”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讽刺的情绪,最后“不能洗得直臣冤”更是表达了对忠臣蒙冤的惋惜。
二、诗歌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唐文秀(唐代诗人) |
诗题 | 《端午》 |
体裁 | 七言绝句 |
主题 | 端午节、屈原、历史感怀 |
情感基调 | 感伤、讽刺、怀念 |
艺术手法 | 借古讽今、用典、对比 |
意象 | 屈原、楚江、直臣、冤屈 |
思想内涵 | 对忠臣蒙冤的同情,对历史不公的感叹 |
三、诗歌整体评价
唐文秀的《端午》虽篇幅短小,但立意深远。诗中通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引出对屈原的追思,进而表达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诗人并未直接批评现实,而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与对正义的呼唤。
这种“借古讽今”的写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富有现实意义。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能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与道德的思考。
四、结语
《端午》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抒怀之作,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它不仅是对端午节的描写,更是一种对历史、对人性、对正义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怀,也能体会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