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般武艺白打是指什么】“18般武艺”是中国古代对武术技艺的统称,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精通多种战斗技巧。而“白打”则是指徒手搏斗,即不使用武器的格斗方式。因此,“18般武艺白打”指的是在十八种武术技艺中,以徒手方式进行的战斗技巧。
以下是对“18般武艺白打”的详细总结:
一、
“18般武艺”最早见于元代杂剧,是民间对各种武术技能的概括性说法,并非确切的18种技艺,而是泛指多种武术技巧。常见的包括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弓、弩、戈、矛、盾、棍等兵器的使用方法。
“白打”则特指徒手搏击,不依赖任何武器,强调身体的力量、速度、技巧和实战能力。在中国古代武术体系中,“白打”是基础中的基础,许多武术流派都重视徒手训练,如少林拳、太极拳、螳螂拳等。
因此,“18般武艺白打”可以理解为:在掌握十八种兵器技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徒手格斗的能力,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武术理念。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名称 | 18般武艺白打 |
含义 | 指古代武术中十八种兵器技艺与徒手搏击(白打)的结合 |
来源 | 元代杂剧及民间武术文化,非确切数字 |
18般武艺内容 |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挝、弓、弩、戈、矛、盾、棍等 |
白打定义 | 徒手搏斗,不使用武器,强调力量、技巧和实战能力 |
特点 | 强调全面武术素养,注重实战应用 |
相关流派 | 少林拳、太极拳、螳螂拳等均重视白打训练 |
三、结语
“18般武艺白打”不仅体现了古代武术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古人对实战能力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使用兵器还是徒手格斗,都是武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虽然“18般武艺”已不再严格存在,但其精神依然影响着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