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不一是什么意思】“表里不一”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和内心不一致,即表面上表现得很好或很真诚,但内心却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想法。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言行不一、虚伪做作的人。
一、词语解析
- 表:指外在的表现、表面。
- 里:指内在的思想、内心。
- 不一:不一致、不统一。
因此,“表里不一”可以理解为“外表和内心不一致”。
二、成语出处
“表里不一”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其言也善,其心也恶,是谓表里不一。”意思是说,说话很好听,但内心却很坏,这就是表里不一。
三、常见用法
1. 形容人品:如“他总是表里不一,让人难以信任。”
2. 批评行为:如“他表面上支持我们,其实暗地里反对。”
3. 描述现象:如“这个政策表面上是为了人民,实则为权贵服务,真是表里不一。”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两面三刀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诚实可靠 |
五、使用注意事项
- “表里不一”多用于贬义,表示对某人行为的不满或批评。
- 在正式场合中,应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 避免滥用,否则会显得主观性强,缺乏客观判断。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表面和内心不一致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用法 | 批评人或行为,强调虚伪 |
近义词 |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
注意事项 | 多用于贬义,需注意语境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表里不一”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描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努力做到表里如一,以真诚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