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逋民的意思是什么

2025-08-31 03:10:23

问题描述:

逋民的意思是什么,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03:10:23

逋民的意思是什么】“逋民”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它在不同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总体而言,主要指因逃避赋税、兵役或法律制裁而逃亡的百姓。以下是对“逋民”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

一、基本释义

项目 内容
词语 逋民
拼音 bū mín
含义 因逃避赋税、兵役或法律制裁而逃亡的百姓
出处 常见于古代文献,如《汉书》《后汉书》等
用法 多用于描述社会问题或历史背景

二、详细解释

“逋”字本义为“逃”,引申为“拖欠”或“逃避”。因此,“逋民”可以理解为“逃避责任的百姓”。

1. 逃避赋税

在古代,国家对百姓征收赋税是重要的财政来源。部分百姓为了逃避赋税,选择隐匿身份、迁徙他地,这类人被称为“逋民”。

2. 逃避兵役

古代征兵制度严格,一些人因畏惧战争或不愿参军,故意逃离户籍所在地,成为“逋民”。

3. 逃避刑罚

若百姓触犯法律,被官府追捕,也会选择逃亡,这类人也被称为“逋民”。

三、历史背景与影响

在封建社会中,“逋民”现象较为普遍,尤其在战乱或经济困难时期更为严重。政府常通过清查户籍、加强管理等方式来应对这一问题。

- 对国家的影响:逋民的存在会削弱国家的税收和兵源,影响国家治理。

- 对百姓的影响:逋民往往处于非法状态,生活不稳定,容易受到官府的追捕和压迫。

四、现代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逋民”一词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社会结构、赋税制度或历史事件时,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总结

项目 内容
定义 逃避赋税、兵役或刑罚的逃亡百姓
含义 多指因逃避责任而隐匿的民众
历史背景 封建社会常见的社会问题
现代意义 较少使用,多用于学术研究

综上所述,“逋民”是古代社会中一种特殊的人群,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治理难题。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政治与社会结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