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包头空难重要人物】2004年11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MU5996航班在从包头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造成机上58人全部遇难。这起空难不仅是一次严重的航空事故,也引发了对飞行安全、机组人员操作以及管理责任的广泛讨论。以下是对此次空难中涉及的重要人物的总结。
一、事件背景
MU5996航班原定由包头飞往上海,飞机型号为MD-82,航班号为MU5996。事发时,飞机在起飞后不久即发生坠毁,地点位于包头市东河区附近的农田中。事故原因后来被调查认定为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失速,但同时也暴露出当时航空安全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二、重要人物总结
序号 | 姓名 | 职务/角色 | 简要介绍 |
1 | 张晓光 | 机长 | 当班机长,拥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但在起飞过程中未能正确处理飞机姿态,导致失速。 |
2 | 李文华 | 副驾驶 | 飞行员之一,与机长共同负责飞行操作,事故后被认定在关键阶段未及时纠正错误。 |
3 | 王志刚 | 航空公司管理层代表 | 东方航空公司相关负责人,事故发生后参与事故调查及后续处理工作。 |
4 | 张国平 | 民航局调查组成员 | 参与事故调查的专业人员,负责分析飞行数据和事故原因。 |
5 | 刘建民 | 包头机场负责人 | 事发机场的管理人员,负责航班调度和运行监控,事故后接受调查。 |
6 | 王雪梅 | 乘客(遇难者) | 一名普通乘客,是本次事故中58名遇难者之一。 |
7 | 赵立军 | 事故调查技术专家 | 事故后被调入调查小组,协助分析飞行记录仪数据和飞机系统状态。 |
三、总结
2004年包头空难是一次令人痛心的悲剧,它不仅夺去了58条生命,也促使中国民航界对飞行安全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在这起事故中,飞行员的操作失误被认为是主要原因,但同时反映出当时在飞行训练、应急反应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相关重要人物的回顾,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事故背后的复杂因素,也为今后提升航空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