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汉贼不两立出处于哪里

2025-09-14 05:03:31

问题描述:

汉贼不两立出处于哪里,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05:03:31

汉贼不两立出处于哪里】“汉贼不两立”是一句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忠奸对立、正邪不共戴天的坚定立场。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经典文献,其来源和含义在后世被广泛引用和解读。

一、出处分析

“汉贼不两立”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一段记载。原文为: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虽然这段文字没有直接出现“汉贼不两立”,但结合上下文,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了对汉室忠诚、对曹魏(当时被视为“贼”)的坚决对抗的态度。后人根据这一精神提炼出“汉贼不两立”作为总结性表述。

二、含义解析

“汉贼不两立”字面意思是:“汉朝的忠臣与贼寇不能同时并存。”这里的“汉”指代正统的汉朝或刘备所建立的蜀汉政权,“贼”则指曹操、曹魏等被视为反叛或篡权的势力。整句话强调的是忠臣与奸贼势不两立,不可共存。

三、常见用法

用法 说明
表达立场 用于强调对正统、正义的坚持,反对背叛或篡权行为
历史评价 常用于评价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人物关系
文学引用 在后世诗词、文章中频繁出现,象征忠奸对立

四、相关历史背景

时期 背景说明
东汉末年 汉室衰微,群雄割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国时期 刘备建立蜀汉,自称汉室正统,与曹魏形成对立
后世影响 成语“汉贼不两立”成为忠义精神的象征,影响深远

五、总结

“汉贼不两立”源于《三国志》中诸葛亮对汉室忠诚的表达,后经后人提炼成为一句具有强烈道德色彩的成语。它不仅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忠奸分明的价值观。如今,这一成语仍被广泛使用,用来强调正义与邪恶不可共存的理念。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出师表》)
含义 忠臣与奸贼不能共存,强调正邪对立
用法 表达立场、历史评价、文学引用
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汉室与曹魏对立
现代意义 强调忠义、正义与邪恶不可共存的价值观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汉贼不两立”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思想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