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揭竿而起成语解释

2025-09-15 11:28:06

问题描述:

揭竿而起成语解释,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1:28:06

揭竿而起成语解释】“揭竿而起”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民因不满压迫或暴政而奋起反抗。这个成语不仅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一、成语解释

成语: 揭竿而起

拼音: jiē gān ér qǐ

释义: 拿起竹竿当旗帜,表示发动起义。比喻人民在受到压迫时,勇敢地起来反抗。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用法: 多用于描述民众因不满统治而发起的起义或反抗行动。

近义词: 起义、抗争、反抗

反义词: 顺从、妥协、屈服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项目 内容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
历史人物 陈胜、吴广(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背景 秦朝暴政,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
故事 陈胜、吴广因误期而被杀,遂揭竿而起,发动农民起义,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三、成语使用示例

句子 说明
他看到百姓受苦,决定揭竿而起,带领大家反抗压迫。 表示主动发起反抗行动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形成一股反抗潮流。 形容群体性反抗现象
这次事件是历史上著名的揭竿而起之一。 强调其历史意义和影响力

四、成语的文化意义

“揭竿而起”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了人们对自由、公正和尊严的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成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常用于激励人们面对不公时敢于发声、敢于行动。

五、总结

“揭竿而起”源于秦末农民起义,意指人民在压迫下奋起反抗。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勇气、反抗与变革。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法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中人民力量的伟大与不屈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