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是什么意思】“哀鸿遍野”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灾民流离失所、痛苦呻吟的凄惨景象。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原意是“哀鸣的鸿雁遍布田野”,后引申为战乱或灾荒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悲惨的状况。
一、
“哀鸿遍野”常用于描述因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大量民众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情景。其核心含义是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与关注。在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多用于文学、历史或社会评论中,强调民生疾苦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二、表格形式解析
词语 | 哀鸿遍野 |
拼音 | āi hóng biàn yě |
出处 | 《诗经·小雅·鸿雁》 |
字面意思 | 哀鸣的鸿雁遍布田野 |
引申意义 | 形容灾民流离失所、生活悲惨的景象 |
使用场景 | 描述战乱、饥荒、灾害等造成的人口流离 |
情感色彩 | 悲悯、同情、沉重 |
近义词 | 饥民遍地、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
反义词 | 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文学、历史叙述或社会评论中 |
三、使用示例
- 历史背景: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地方哀鸿遍野,百姓生活极其艰难。
- 文学描写:小说中常用“哀鸿遍野”来形容战乱后的惨状。
- 现实比喻:某地区因自然灾害导致大量居民失去家园,政府呼吁社会关注,避免哀鸿遍野的悲剧重演。
四、结语
“哀鸿遍野”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类苦难的深刻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灾难时,应更加关注民生、重视社会公平与稳定。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中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