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目而视的意思】“侧目而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满、轻视或愤怒时,用斜眼看对方的神态。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态度上的不屑,还带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和情绪色彩。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侧目而视 |
拼音 | cè mù ér shì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怒曰:‘此沛公之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瞋目而视,谓项王曰:‘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虽非直接出处,但“侧目”一词在古文中常见) |
含义 | 形容对人或事表示轻视、不满或愤怒,用斜眼看待。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描写人物神情或心理状态。 |
近义词 | 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冷眼旁观 |
反义词 | 正视、注视、敬重、仰慕 |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侧目而视”常用于描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在面对不公、不义或令人反感的行为时。例如:
- 示例1:他对这种行为感到非常不满,只能侧目而视。
- 示例2:她因工作失误被同事侧目而视,内心十分难过。
- 示例3:在会议上,老板对他的提议只是侧目而视,没有给予任何回应。
这些例子都反映出“侧目而视”不仅仅是一种眼神动作,更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三、情感与文化内涵
“侧目而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社会中,人们非常注重礼仪与尊重,因此,用斜眼看待他人往往意味着一种侮辱或蔑视。在现代语境中,虽然这种表达方式不如过去那么强烈,但在某些场合下仍能传达出强烈的不满或轻视情绪。
四、总结
“侧目而视”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对某人或某事的态度。它不仅具有语言上的美感,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深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