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庭扫闾什么意思】“犁庭扫闾”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对敌方或对手进行彻底的打击和毁灭性的破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摧毁敌方家园、彻底消灭敌人势力的情景。
一、
“犁庭扫闾”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将敌人的庭院翻耕一遍,把街巷清扫干净,比喻对敌方进行彻底的毁灭性打击。常用于军事或政治语境中,表示对敌人的彻底清剿或征服。
该成语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和威慑力,通常用于描述大规模、彻底的行动,强调“不留余地”的态度。在现代语境中,也可引申为对某种不良现象或势力的全面清除。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犁庭扫闾 |
拼音 | lí tíng sǎo lǘ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原意 | 将敌人的庭院翻耕、街巷清扫,比喻彻底摧毁敌人 |
引申义 | 彻底消灭敌人、清除敌对势力或不良现象 |
用法 | 多用于军事、政治或文学描写中 |
情感色彩 | 贬义(强调毁灭与破坏) |
近义词 | 毁家纾难、灭门绝户、斩草除根 |
反义词 | 宽大为怀、留有余地、以德报怨 |
三、使用示例
1. 军事场景:
“这次战役,我军采取了犁庭扫闾的策略,几乎将敌军的据点全部摧毁。”
2. 政治语境:
“政府决定对腐败分子进行犁庭扫闾式的清理,绝不姑息。”
3. 文学描写:
“他一生征战,所到之处,皆是犁庭扫闾,百姓闻风丧胆。”
四、结语
“犁庭扫闾”虽带有强烈的暴力色彩,但在特定历史或语境下,它也象征着一种坚决的态度和彻底的行动力。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文或分析历史事件时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或人物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