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于言表的意思】“溢于言表”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情感或情绪非常强烈,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言语表达,而是通过行为、表情、动作等外在表现明显地流露出来。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感的外显性,而非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溢于言表 |
拼音 | yì yú yán biǎo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
含义 | 情感或情绪强烈到无法仅用语言表达,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如表情、动作)明显表现出来。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的情绪状态,如喜悦、愤怒、悲伤、激动等。 |
近义词 | 情不自禁、喜形于色、情溢于言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不动声色、隐忍不发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表达喜悦 | 他听到好消息时,脸上满是笑容,喜气洋洋,溢于言表。 |
表达感动 | 她看到母亲为自己做的饭菜,眼眶湿润,情感溢于言表。 |
表达愤怒 | 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他的怒火溢于言表,语气都变得严厉起来。 |
表达悲伤 | 听到噩耗后,他的神情黯然,悲伤溢于言表。 |
三、总结
“溢于言表”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们内心情感强烈、难以隐藏的状态。它不仅限于语言表达,更强调情感的外在体现。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丰富、细腻,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通过表格形式的总结,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该成语的含义、用法及适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表达方式。